持续分享干货,培育用户成长
Google Adwords、Seo、Facebook营销,社交营销等实操营销课程
扶持课程只对UEESHOP正式用户开放
请联系顾问获取或观看免费课程
观看免费课

跨境热点:亚马逊扫号风暴再升级!卖家如何绝地求生?

作者:Ueeshop
浏览数:348
时间:2025年07月28日 00:00
分享到:
0
这段时间,亚马逊圈子里几乎每隔几天就会传出封号的消息,卖家群一夜之间变成了“情绪高压区”:有人彻底清零,有人惊险过关,还有人在焦虑中等通知。尤其是今年Prime Day 前后,一场前所未有的“扫号风暴”正在全球席卷,来势汹汹,毫无预警。
 
店铺一夜归零,连申诉机会都不给?
 
这次被波及的卖家普遍反映出一个特点:速度太快,反应不及。很多人是刚发现销量不对劲,后台就已经无法登录了。有的甚至还在做广告、备货,结果系统直接弹出验证通知,说是涉嫌违规,要求提供视频身份验证。
 
不通过就直接封店,连缓冲时间都不给。更棘手的是,部分账号被冻结后,连账户内资金都被锁死。
 
而这次频繁出现的关键词“协议3”,也让大家开始警惕账号身份、注册资料、操作习惯等方面的合规风险。
 
 跨境热点:亚马逊扫号风暴再升级!卖家如何绝地求生?   
 
地址成“雷区”,欧洲站重灾区
 
如果你还以为扫号只是美国站的事,那恐怕已经落伍了。这波风暴直接扩展到了欧洲站,很多德国、英国站的卖家莫名中枪,而罪魁祸首竟然是地址问题。尤其是体检报告中出现了一个词——“mufus”。
 
这个看上去像乱码的单词,其实背后隐藏着亚马逊对“地址重合”的高敏感度。如果你和其他账号使用了相同的退货地址、海外仓地址,哪怕你们之间完全没有关系,也有可能被系统认定为关联,从而中招。尤其是用了未经授权的美国住宅地址或商业地址,平台就很有可能会认为你是在“规避平台政策”。
 
之前不少卖家习惯把多个店铺地址统一管理,方便操作。现在看来,这种便利换来的可能是灾难。亚马逊越来越强调账户背后的“物理真实存在”,哪怕你产品合规、运营正常,但只要地址出现问题,就极有可能被列为高风险账号。
 
英国NCA出手,扫号背后另有推手?
 
扫号潮背后其实也不只是亚马逊在缩紧政策,而是多方合力加强跨境监管的大背景之一。前不久英国国家犯罪调查局(NCA)就发布了一个重磅报告,公开点名了上万个“壳公司”存在注册异常、账户异常、资金走向异常等问题。
 
这些公司不少通过代理机构注册,背后和部分跨境电商业务有关。亚马逊作为一个合规意识极强的平台,不可能对此视而不见。尤其是在欧洲站,如果你注册公司、税号、银行账户不透明,又和这些高风险地址沾边,被波及的概率是相当高的。可以预见的是,这种“合规背景排查”还会持续,甚至可能变得更加严格。
 
风控逻辑彻底转变,运营方式必须升级
 
从这些动作可以看出,亚马逊的风控已经从“平台规则”进入了“底层逻辑”层面。以前你只要不刷单、不侵权、不违规,一般问题不大,但现在不是了。
 
他们开始注重“你是谁”、“你在哪儿”、“你卖的东西靠不靠谱”三个维度。一方面查注册信息、地址合规性;另一方面查商品生命周期、品牌授权、供应链是否清晰。
 
这意味着,你不能再只做“搬运工”,你得像做品牌那样,严肃地对待你的身份、货源、运营逻辑。
 
 跨境热点:亚马逊扫号风暴再升级!卖家如何绝地求生?   
 
避免平台依赖成为经营风险
 
很多人问,这种风控是不是“赶尽杀绝”?其实不是。平台也是要赚钱的,它只是想让生态更稳定、更可信。但你必须承认,作为卖家,如果你100%依赖某一个平台,那你的风险就会被放大。
 
这时候,“掌握主动权”就显得格外重要。主动权体现在哪?不是你能不能随意发广告、调价格,而是你有没有“自己的客户”、有没有“自己的数据”、有没有一个可以长久经营的“品牌容器”。
 
有经验的人已经在行动:保留亚马逊的渠道地位,但同步启动独立站战略。他们会把亚马逊当成流量和转化渠道,把独立站当成品牌和资产沉淀地。比如,用户在平台完成首单后,通过包装、邮件、优惠券等方式引导到自己的独立站做后续复购。这样就算哪天店铺被封,客户还在、资产还在,不至于一夜归零。
 
更重要的是,在独立站上你可以自己讲品牌故事、搭建会员体系、做精准再营销。这些事在平台上根本没法做。就像很多人说的:在平台上你运营的是店铺,在独立站上你经营的是品牌。
 
Ueeshop独立站不仅可以快速搭建品牌官网,同时Ueeshop已经链接了上下游合作伙伴,包括主流的营销平台、支付企业、ERP系统等,能够帮助卖家快速实现闭环运营。
 
卖家如何绝地求生?从被动合规到主动防御
 
面对这样的环境,卖家不可能再坐等平台发通知了,必须转为主动。
 
第一步,是系统性体检,检查自己的账号、地址、注册公司有没有漏洞;退货地址、海外仓是不是共享的;公司是否跟高风险区域、高频地址有交集。
 
第二步,是供应链透明化,不管你是代理、经销还是清库存,一定要有发票、有授权、有证明链路。不要再赌平台“不查”,现在它不仅查,而且查得还挺深。
 
第三步,是流量结构调整,不再单点依赖平台广告,而是逐步布局社媒内容引流、KOC合作、邮件营销、内容站SEO等方式。这样做虽然慢,但一旦跑通,成本更低、粘性更强。
 
最后,别只盯着当下的订单,要开始筹划你的“第二增长曲线”。那些还没有建独立站的,可以从轻量的方式开始,比如先开一个展示型官网,整合社媒账号和现有客户资源;已经有独立站的,别放着不用,要开始投放、联动、收集数据,激活它的品牌效应。
 
风暴还没结束,但方向已经很明确:要么合规,要么出局;要么拥有客户,要么被平台操控。绝地求生的机会,不是等待平台放水,而是提前布局一条自己的退路。

 
我是在线顾问,
欢迎交流外贸建站与营销推广方法。
获取案例
咨询答疑